清风盈商|党史中的廉洁故事(二)

时间:2023-03-20浏览:10设置

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——王进喜


王进喜是大庆油田石油工人,著名全国劳动模范。他率领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艰苦创业,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,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汗马功劳,被誉为油田“铁人”。王进喜的崇高思想、优秀品德也被高度概括为“铁人精神”。

王进喜从普通工人成长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光辉形象代表,始终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,树立了勤政廉洁的公仆形象。“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”是他一生的追求;“公家的东西一分也不能沾”是他给自己和家人划下的红线;“常年不离身的工作服”更是他廉洁自律的体现。而这种廉洁自律精神也正是铁人精神的重要底色。

讲述人:

董梅,商学院金融党支部党员,金融系教师。




两袖清风,廉洁奉公——徐海东


在共和国十位大将中,徐海东被誉为“虎将军”。从北伐战争、黄麻起义,到创建革命根据地,再到抱病率部开赴抗日前线,徐海东身经百战。他打仗10年9次负伤,全身共有17处弹痕。美国记者斯诺在《西行漫记》中写道:“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,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‘大名鼎鼎’的了。”

由于长期艰苦转战,1940年1月,徐海东在干部会上作报告时,口吐鲜血,病倒在战斗岗位上。从此,徐海东的最后30年时光,绝大部分都是在病床上度过的。徐海东在《生平自述》中这样写道:“我这一生,所经历的道路是光荣曲折的。党把我一个没有文化、受尽旧社会痛苦、百事不懂的手工业工人,培养成一个高级将领。使我不安的是为党、为人民做的工作太少。今后我将像以往,虽然不能再为党更多地工作,但要做一个永远忠实于党、忠实于人民、忠实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。”

1955年,中央决定授予徐海东大将军衔。他知道后深感不安,对周恩来说:“总理,我长期养病,为党工作太少了,授我大将军衔太高,我受之有愧啊!”周总理深情地对他说:“海东同志,授你大将,是根据你对革命的贡献决定的。要我说,不高也不低,恰当!”

徐海东对自己要求很严,就连应该享有的待遇也推辞不要。1955年,周恩来安排有关部门给徐海东修建一所房子,他知道后却说:“国家正在搞建设,花钱的地方很多,我的房子暂时不用修建了,以后再说吧。”一次,周恩来在北戴河会议上见到徐海东时问道:“你为什么不让修建房子?”“现在有房子住,很好了!”徐海东再次拒绝修房。

作为一位功勋卓著的大将,徐海东对子女们管教很严,从不允许他们凭借父辈的功劳去谋求特殊。1925年,大女儿徐文金出生。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,前妻田得斋被关进大牢,徐海东也被迫逃离家乡,大女儿被三伯父用箩筐挑着连夜逃走。事后,徐文金隐姓埋名,成为一个乡村人家的“童养媳”。徐文金长大后,与乡村医生高正凯结了婚。新中国成立后,徐文金得知父亲不仅活着,还做了大官,她和丈夫就计划着找父亲讨份好工作。1951年,徐文金第一次走出大山沟,见到阔别23年的父亲,陪父亲住了2个月后,徐文金将想到城里找份工作的想法向父亲说了出来。徐海东沉默了许久后说:“现在刚刚解放,政府负担还很重,你又没有文化,怎能搞特殊化呢?再说,我们流血闹革命图个啥?现在农村有田地种,有房子住,穷苦的老百姓翻身做了主人,你回到农村与乡亲们一道种田有什么不好呢?”

徐文金告别父亲,回家乡后继续当农民,夫妇俩先后生育了4男1女。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,5个孩子因为饥饿常常生病。1962年春天,丈夫也因饥饿和疾病离开了人世,生活的重担几乎将徐文金压垮。尽管如此,徐文金从不向父亲伸手,坚持把5个孩子抚养成人,两个儿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大革命时期,徐海东家族失去了66位亲人。解放后,为了纪念他们,徐海东决定修个烈士墓。尽管亲人们都是为革命牺牲的,但徐海东认为,为他们修墓是“自己家的事”,不能占公家的便宜。他拿出自己养病和老战友送的钱,于1949年10月在家乡湖北大悟建成“徐海东亲属烈士墓”。

徐海东对家人“抠门”,对家乡却很慷慨。新中国成立不久,徐海东找安徽省要了40多万株茶树种到大悟,如今这些茶树成为乡亲们的“致富树”。后来,他还筹资修通了从大悟到武汉的公路,帮助家乡建起了烟厂、化肥厂、榨油厂。

“作为一个共产党员,只要你有一口气,不为党工作,就是最大的耻辱。”徐海东践行了自己的誓言。

讲述人:

康佳,商学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党员,团委副书记(学生)。





断头流血以从之——李大钊


李大钊,是中国共产主义思想的第一人,为传播马克思主义,创建中国共产党,做出了巨大的贡献;他又是一位著名学者,“铁肩担道义,妙手著文章”,是对他一生的写照。除此之外,他为人正直、清廉节约、严于律己。

1920年春,已有三个孩子的李大钊,搬进这个租来的三合小院。这里除正房是起翼角之外,厢房、耳房都是平顶的,造价低廉,下雨时经常灌水。

他每天步行上下班,不抽烟,很少喝酒,有时中午自带馒头、窝头、小咸菜,就白开水下肚。他不讲究吃,不讲究穿,家里的日子够过就行,这都体现了他的生活态度,对事业和信仰的忠诚。

1920年3月,李大钊发起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,传播马克思主义。这一年,李大钊和陈独秀相约,筹建新党。1920年10月,在李大钊的发起下,北京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了。他每月近三分之二的收入都用于党费。有人开玩笑说,李大钊每月领完薪水,人没出北大,钱都散干净了。后来这件事被北大校长蔡元培知道了,要求学校会计科每月将李大钊的部分薪水直接交到夫人赵纫兰手里,让她安排度日之用,防止家里揭不开锅。

由于长期从事革命活动,李大钊被反动军阀视为眼中钉、肉中刺,一再被通缉。李大钊在《狱中自述》结尾处这样写道:“钊自束发受书,即矢志努力于民族解放之事业,实践其所信,励行其所知。今既被逮,惟有直言。倘因此而重获罪戾,则钊实当负其全则。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,不事株连,则钊感且不尽矣!”在生命最后时刻,李大钊没有考虑自身安危,想的是跟他一同被捕的青年人。

李大钊简朴的生活作风一直延续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。

讲述人:

邵君雅,商学院本科生第三党支部,20商131班团支书。





同栏目信息

热点信息

Copyright © 2004-2015 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版权所有 
书记信箱:21416616@qq.com 院长信箱:licf@jsnu.edu.cn
地址: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上海路101号 邮政编 码:221116 电话:83867883 E-mail: sxy@jsnu.edu.cn